看帖产生作案念头 两名“90”后终锒铛入狱

 同窗“好友”变同窗“狱友” 只因在网上看了则帖子

  王某和陆某本是同窗好友,谁能想到,因为网络上的一则帖子,两人竟然走上了犯罪道路,最终由“好友”变成了“狱友”。

浏览网贴产生盗窃念头   疯狂作案29起

  “90”后王某平时喜欢玩微信。2016年的某天,王某在某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则帖子,帖子中曝光了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弹弓击碎车窗玻璃盗窃的作案手法。

  “这方法不错,回头可以试试看!”王某浏览完帖子,脑中“灵光乍现”,迅速冒出了这个邪念。不久,王某便向昔日的同窗陆某讲述了自己的计划,两人一拍即合,随即从淘宝上购买了弹弓、钢珠弹等作案工具,准备“好好干一番”。

  2016年6月14日凌晨,王某和陆某结伙来到我市靖城街道正西村某埭的一户门前,按照从帖子上学来的方法,用弹弓将市民陈某停放在此处的轿车副驾驶室车窗玻璃击碎。然而,两人在车内一番寻找,却并未发现财物。

  虽然“首战失利”,王某和陆某却并未放弃。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王某单独或与陆某结伙多次采用同样的方式,在我市马桥镇、东兴镇等地进行盗窃,其中王某参与作案29起,窃得17000余元款物;陆某参与作案24起,窃得16000余元款物。

法网恢恢终被抓 法庭教育悔当初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今年1月,王某和陆某因涉嫌盗窃罪,终被靖江市公安局抓获。

  “我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现在非常后悔,希望法庭能够从轻处罚……”庭审中,王某和陆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针对两被告人盗窃且将所窃财物均用于日常吃喝玩乐的行为,法庭也进行了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吸取教训,遵纪守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利的人。

  最终, 王某和陆某因犯盗窃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千元;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千元;责令两被告人退赔人民币一万六千三百二十元分别发还被害人;责令被告人王某退赔人民币一千五百元,发还被害人张某。

  法官提醒:

  网络帖子的本意是想通过曝光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自身财产安全,却不想两名被告人竟因此生出邪念,最终害人害己,其行为不仅为道德所不容,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我们也再次提醒广大有车一族,切勿将贵重物品放在车上,让不法分子有利可图。此外,夜间停车时尽量将爱车停放在监控摄像头所能探照到的地方,即便被盗也能第一时间获得线索。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