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观摩 + 座谈授牌 市中院“凤城家事・泰慧调” 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3月31日,市中院联合市妇联共同开展“凤城家事·泰慧调”主题开放日活动,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昌顺,市妇联主席李蓓,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飞,市妇联副主席罗维真参加了本次活动。市委第六巡察组副组长乔峰现场指导。

据介绍,近年来全市家事纠纷案件数量持续攀升,每年达7000件左右,涵盖离婚纠纷、继承纠纷等传统类型,且离婚后财产纠纷、同居关系析产、亲子关系认定等新型案件增长显著。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因家事纠纷引发的民转刑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市委巡察组进驻法院发现这一问题,提出法院要聚焦家庭纠纷化解难题,市中院第一时间落实,通过“凤城家事·泰慧调”一系列创新举措加强家事纠纷调解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全力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杨昌顺院长就做好家事审判和调解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不断完善多元化解机制。要加强与妇联的合作,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完善制度,打造集“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矛盾纠纷调处、个性化普法宣传”于一体的婚姻家事调解品牌,持续提升妇女儿童权益联动保护实效。要结合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等家事审判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不足,加强调查研究,共同推出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成效。二是强化调解,用心用情化解家事纠纷。要牢固树立“家事案件无小事”理念,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暖民心的“小案”、顺民心的实事。要坚持“以家为本、情感修复、多元化解”工作思路,在调解工作中既要把法理说清,也要把情理说通,做到“法结”“心结”同解,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要注重典型案例的培育和宣传,讲好家事审判故事,传播法院好声音,弘扬司法正能量。三是防范风险,服务保障社会稳定发展。要进一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综合运用家事调查、家事调解、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化解家事矛盾,对于矛盾突出案件要及时向党委政法委、上级法院汇报请示,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坚决防止极端事件发生。要注重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以小案件讲述大道理,提升司法裁判的法律认同、社会认同和情理认同。



李蓓主席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切实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妇女能顶半边天。无论改革发展稳定,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都离不开妇女参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担当负责、履职尽责,努力维护儿童生命安全,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善于预防家庭小事故,化解家庭小纠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二是要坚持统筹施策、刚柔相济。注重源头治理,在想问题、作决策、出政策环节,注意倾听妇女儿童的诉求和意见。注重依法维权,一方面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第一时间给予受害人关爱帮助。注重优化环境,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公众的男女平等意识,以及妇女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三是要分工协作、汇聚合力。加强资源整合,一方面,我们要做到信息联通、风险联判、问题联治;另一方面,要大力汇集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关爱服务。加强经验总结,按照简便易行、易于操作、利于坚持的原则,注重把以往一些维权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固化下来,转化成制度成果。加强典型宣传,及时发现工作中涌现的优秀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工作开辟新局面、谱写新篇章。





活动现场,市中院、市妇联进行了“凤城家事·泰慧调”家事调解室揭牌仪式,举行了全国巾帼文明岗的授牌仪式,并为心理疏导员发放了聘书。会上,妇联干部、妇联执委、海陵区“家事调解帮帮团”成员、心理咨询师以及基层家事调解员进行了交流,并旁听观摩了一起抚养费案件。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