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6月27日,泰州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辙汇报了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市法院始终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围绕“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主动策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和效果导向,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助力泰州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其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荣获全市“政法工作创新一等奖”,司法护航大健康产业发展经验做法被最高院简报刊载推广;培塑“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小莉重大典型,相关工作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中国知识产权报》《新华日报》《江苏法治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一是以激励创新为使命,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坚持法企共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精准服务,助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地标;坚持下沉一线,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
二是以执法办案为主业,着力践行最严格保护。聚焦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从严制裁侵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和依法监督支持行政行为,不断争创一流审判业绩。
三是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努力实现高品质司法。优化调整管辖范围,进一步破解“诉讼成本高”难题;完善审判工作机制,进一步破解“举证难”难题;健全多元纠纷化解,进一步破解“维权周期长”难题。
四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倾力打造高素质队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聚焦筑牢政治忠诚;大力推进法官履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素能;深入推动阳光司法,自觉主动接受监督。
下一阶段,全市法院将在服务大局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在践行司法为民上展现新作为、在锻造过硬队伍上迈出新步伐,不断深化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为泰州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人大常委会邹祥凤副主任对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具有站位高、措施实和合力强三大特点,为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结合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特点提出六点建议:一是致力服务大局,发挥法院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二是致力保障民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三是致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四是致力联动协作,凝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力;五是致力宣教培训,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浓厚范围;六是致力队伍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专业素能。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张余松指出,全市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审判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品牌强市建设、维护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就进一步做好今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要形成合力。健全完善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的会商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学习交流,打造更多更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
二是要积极探索。聚焦泰州主导产业,找准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加大本土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促进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全链条发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质效。
三是要健全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在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司法能力上下功夫,培养一支专业性、复合型、专家型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引导环境。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创新主体的鼓励,着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